磨砺思维 熟能生巧
——长沙市雅礼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徐昌才漫谈高考作文
科教导报记者 杨元崇
高考自2004年分省命题以来,湖南语文卷先后采用过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3种命题方式。今年的作文则以图画一双张开的手和文字材料“伸出是温暖的服务,摊开是放飞的想象,张大是创造的力量,捧起是收获的快乐……”的形式,要求考生自选角度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每年高考结束,作文题目都是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新浪网关于湖南作文的一项调查显示,在上万名网友参与调查中,有近7成网友认为湖南作文题目“难”!
要写好这个作文究竟难不难?记者于6月7日晚对长沙市雅礼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徐昌才进行了独家专访。徐昌才谈到了考生怎样审读题意,备考生在作文写作方面该下哪些功夫,并对今年的高考作文试题作了客观评价。
记者:作文占据了高考语文分值的五分之二,考生的写作成败直接影响到语文成绩,决定升学命运。作文题的诞生,蕴含了命题专家的用意和设想。您认为,考生应该如何写好今年的高考作文?
徐昌才:写好高考作文关键要全面审读题意,明确题干中的要求。题干中的“四自”原则(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强调考生要联系生活,联系实际,联系自我,行文要彰显人文生命的关怀,生活情趣的体验,要尽量展示生活中人性美好闪光、积极健康的东西。
今年提供的图文材料,有4个方面内容要提醒考生注意:一是引领、启发考生思维,由一双手你会产生哪些感悟呢?命题人员希望,你像他们拟写的四句话那样进一步思考,激活思维,打开思路,广泛联想,多多益善,从中择优为文。你的想像远远不止于这4句话,这4句话只是一个示例,一个方向而已。省略号明确提示考生可联想、扩散、感悟的思维路向和内容还有很多,考生大可由此及彼,放开想象。
要注意这4句话的共同点。一双手不同的动作具有不同的含义,虚实结合,有无相生。这些含义(温暖、想象、创造、力量、收获、快乐)都是描述一双手的不同动作所带来的不同作用,那么,考生的联想如果能够尽量朝着一双手在不同情境下所发挥的不同作用的方向思考,那是比较好的。
考生对这4句话中4个动词(伸出、摊开、张大、捧起)的理解,可以赞同也可以反对,可以沿着这些动词所指引的方向联想和想象,也可以从其它动作入手展开。前者譬如,伸出的是无私关爱,是热情的鼓励,是有力的支持,是郑重的承诺……又如,捧起是珍贵的友情,是伤心的苦果,是明天的希望,是高贵的心灵……后者如,摊开是失望的转身,是大胆的放手,是不忍的离别……
可单一写或可综合写。如果考生有更好的联想和认识,完全可以抛开4句话的意义指向,写自己的独到见解。当然,如果考生思路打不开,就抓住4句话立意作文,亦不失稳妥。4句话中,考生最好选择自己感触最深,容易把握,拥有素材的一句作为立意,这样文章容易写得集中、深刻;当然也可以4句都写,只是难以驾驭,不易写深、写透。
另外,湖南高考作文评卷特别反感那种动辄拿古人说事,动辄拖累李白、苏轼、陶渊明、牛顿、爱迪生,动辄有口说人家,无心说自己,等等现象。
实际上湖南卷也好,全国卷也好,都在强调考生作文要立足生活,下接地气,抒写生命感动和灵性的闪光,考生要有这个认识。
记者:有人认为“今年的作文题,体现了湖南命题专家积极探索,锐意求新,稳中渐进的一贯风格”,你对此有何看法?
徐昌才:我认为,今年湖南的高考作文命题,有几个问题是值得商榷的。
材料提供的4句话虚虚实实,跨跃较大,前因后果不明晰,逻辑力量不明显,加大了考生审题的难度。摊开怎么会是放飞的想象?张大双手怎么又有创造的力量?摊开双手,为何不能是放飞和平鸽,让它自由飞翔,让心跟着和平鸽自由遨翔。由放飞的和平鸽,我想到放飞心灵,放飞自由,我也想到自由想象,打破拘束。显然,这些联想中间环节太多,跳跃性极大,考生一时难以理解,这会严重影响作文立意。从张大双手过渡到创造的力量,颇费周折,不好理解。相对而言,“伸出是温暖的服务,捧起是收获的快乐”两句话就好理解一些,考生容易对接生活体验,对接社会实。好的作文题给考生的第一感觉是,诱发考生的兴趣,激发考生的思维,打开考生的思路,是考生普遍感到有话要说,有内容可写,而且不写不畅快。以此标准衡量今年湖南作文题,显然是有差距的。
从高考作文命题角度而言,要尽量降低审题的难度,让考生被情境引领,尽快进入积极思维的状态。很多考生反映,你说伸出是温暖的服务,我就不能说,伸出是恳求的乞讨,伸出是冷漠的拒绝;你说摊开是放飞的想象,我就不能写摊开是揪心的痛苦,摊开是无语的凝重;你说捧起是收获的快乐,我就不能写捧起是失败的空虚,捧起是沉重的泪水,等等。当然,这些理解是考生弄不明白命题意图和材料、题干意思所致,但也说明今年作文题的命制的确有些限制加大了审题立意的难度,不利于考生较快进入写作状态。
与湖南试题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安徽试题,网上评为最坑爹试题,我不苟同,安徽试题提供了一种生活现象,不作任何人为的立意限制,当然材料本身蕴含的思想内容对考生的限制除外,你可以从生活现象入手,发散思维。生活现象是“楼梯不用时请横着放”,你可以谈生命安全,你可以谈注重生活细节,你可以谈做人做事要有责任意识,你可以谈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你可以谈要细心、真心、多为他人着想,你可以谈做事要转换思路,等等,可大可小,可远可近,可虚可实,考生大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相比湖南卷,安徽审题立意的限制少了许多,给考生自由思考的空间却大了很多。
湖南卷如果把材料改为这种形式或许好一些:有人说伸出是温暖的服务,有人说摊开是放飞的想象,有人说张大是创造的力量,有人说捧起是收获的快乐……那么,你认为呢?请结合自己对图文的理解,自选角度,自定立意,定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记者:请您谈谈近几年湖南高考作文的基本走势。
徐昌才:纵观湖南这几年作文命题,几个关键词是,2007年是“诗意的生活”,2008年哲理诗“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2009年是“踮起脚尖”,2010年是“早”,2011年是从“我来了”到“你们来了”,今年是“一双手”,解读题目及材料的含义,揣摩题目所透露出来的命题意图及其理念引领,可以看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人文性,命题关注人的生活体验、生命感悟和人生追求,“诗意的生活”引导考生去思考,去追求自己理想的生活,关注人的内心感受,聆听来自心灵的声音。“踮起脚尖”引领考生积极进取,主动探索,努力追求,价值取向、情感取舍都比较正面、积极。2011年的材料,从“我来了”到“你们来了,感谢你们”,倡导一种以人为本,尊重他人,和睦社会的理念。今年,“一双手”引发不同作用的联想,更要求考生联系生活和自我,融进感情和思想。这些文题或材料都具有较强的人文关怀意识。
二是思想性、哲理性。2008年的诗歌语料,本身饱含哲理,考生可以多角度思考,悟出多种生活哲理。“诗意的生活”鼓励人们去追求有品位,有质量,有意义的生活,“踮起脚尖”强调人生的姿态应该是积极上进,不断追求,过程要精彩,“早”暗示考生思考“早”的意义和作用,“一双手”的作用思考与此类同。
三是倡导生活化写作,不搞宏大叙事,也不发空洞议论,这些年的文题都是引导考生立足生活,立足实际,扎根土地,联系自我为文,考生要关注社会生活、天下风云,有担当意识,积极参与生活,参与社会,树立积极健康的精神风貌,才能写出有思想,有担当,有灵性的文章来。
记者:请您为备战明年高考的考生们提些建议。
徐昌才:当然要达到上述目标,要求考生平时语文备考,不只是诵读历年高考范文,更要注重阅读和积累,注重生活和体验,注重生命感动。考生要在思想修养,精神视野,文化积累和知识见闻,生命历炼上多下功夫。具体讲有四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是养成阅读报刊时文,关注社会热点的好习惯。高三考生要计划时间,精打细算,忙里偷闲,坚持不懈地阅读和积累,不断鲜活思想,激活思维,开阔视野,打开思路。《意林》、《读者》、《青年文摘》、《语文报》、《南方周末》、《中国青年报》、《看天下》等等报刊都值得考生翻阅。考生也可浏览网络上面有关热点事件的一些系列评论。
二是加强优美时文和高考范文的诵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坚持诵读,烂熟于心,内化语言和思想,拓展识见与素养。建议考生诵读自己高中以来写得比较好的作文和随笔,不断增强自己的写作自信心;诵读同学的优秀作文,不断借鉴别人作文的优点;诵读自己喜欢的语言材料,用心体会,多方学习。
三是反思生活,勤于练笔。善于梳理自己点点滴滴的生活素材,体会蕴含其中的喜怒哀乐,记下生活中的闪光点、动情点,为作文积累第一手素材。很多高三学子认为,时间紧,课业负担重,没有时间写随笔,其实不然。每天抽点时间写东西,哪怕几句具有哲理性的话也行。坚持练笔,磨砺思维,熟能生巧,心熟手也熟,眼高手也高。
四是多与同学、老师交流,了解自己作文上面得优势和不足,找到或培养自己的擅长。可以与老师就自己的写作经深入讨论,明白问题所在,明白努力方向,努力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链接:
徐昌才,湖南作家协会会员,湖南侗学研究会理事,香港文汇报副刊专栏作家,全国多家语文报刊的特约编辑、特约撰稿人和栏目主持。已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文章1000多篇,出版《恋上大唐诗生活》、《宋朝那些诗生活》、《梦回唐诗千百度》等诗歌鉴赏畅销专著,计划陆续推出研读古典诗词的系列专著。现在主要致力于语文教育、古典诗词、文艺美学和时政评论的研究和写作。
评论